趣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谈谈北宋文学家苏辙:《诗集传》简介及内容评价,以及苏辙的文集名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
2023-05-16 96 北宋文学家苏辙:《诗集传》简介及内容评价
趣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谈谈北宋文学家苏辙:《诗集传》简介及内容评价,以及宋代诗人苏辙的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苏辙的代表作品有《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耐袭搏,一字同叔,晚号颍滨昌祥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禅缺有序。
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乡服孝。嘉祐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元丰二年(1079),在其兄苏轼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被捕入狱之时,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未准,牵连被贬,后仕途几起几浮。崇简运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氏咐裂谥“文定”。苏辙歼闭散文、议论文不如兄,然记叙文纡徐曲折、汪洋淡泊,饶有情致,苏轼称其有一唱三叹之声。其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是气度雍容,浑厚凝重,含蓄蕴藉,饱满丰实,精练圆润,感情内敛却又十分充沛炽热,被后人赞为“西汉以来别调”。苏辙著有《栾城集》、《春秋集解》、《诗集传》等。
入选教材作品
《上枢密韩太尉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
苏辙是自然老死的 苏辙是在1112年10月25日时候死的
苏辙(1039年3月18日[1] —1112年10月25日[2] ),字子由,一字同岁姿模叔[3] ,晚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
宋哲宗即位后,召苏辙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1086年),任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乎缓、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起用李清臣为中书舍人,苏辙因上书劝阻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崇宁年间,蔡京当国,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号颍滨遗老。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册绝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4] 。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人物档案
姓名:苏辙
字:子由,一字同叔
号:颍滨遗老
谥号:文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南宋
出生地:四川眉州眉山
出生时间:公元1039年
去世时间:公元1112年
父亲:苏洵
兄长:苏轼
职业:文学家、政治家、诗人
主要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自己的父亲苏洵和兄长苏轼共称“三苏”
主要作品:《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
仁宗嘉佑二年,苏辙参加科举考试,与自己的兄长苏轼一起高中进士,一时成为美谈。不过还不等朝廷派遣为官,苏辙就因为母亲去世,必须返回家里奔丧。按照古时候的规定,父母丧需守孝三年,期间不得为官。所以一直到三年孝期期满后,苏辙才开始踏入官场。
初时任大名府推官,后来宋差纯神宗开始实行新法,苏辙上书神宗皇帝,历陈法不可变,对于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强烈的反对态度。因此在熙宁五年被外派为官,出虚模咐任河南推官。
不止苏辙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他的哥哥苏轼同样的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苏轼一生仕途跌宕,都与新法有关。
元丰二年,苏轼被人弹劾,说他所写的诗词有诽谤朝廷,暗讽朝局之意,苏轼因此以“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苏轼被捕之后,苏辙上书皇帝,希望以自己的官位换取哥哥的平安,恳请神宗将苏轼放出来。
宋神宗不仅拒绝了苏辙的请求,并且他自己也因此受到牵连,遭到贬谪,监筠州盐酒税。
元丰八年,新党势弱,旧党当政,苏辙重新返回政治权利的忠心,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元佑四年,更是被宋哲宗任命为吏部尚书,出使契丹。
出使契丹事了后,任御史中丞,后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
等到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之后,再次起用新党人士。苏辙仍然对于新法持反对态度,多次上书哲宗,陈说时局。对于新法的发对,惹来宋哲宗的不满,他被贬官到汝州、袁州当知府。
崇宁三年,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北宋政和二年,苏辙卒于许昌,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码昌地可动,金石可移。”《上枢密韩太尉书》:“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
趣历史网对于北宋文学家苏辙:《诗集传》简介及内容评价和宋代诗人苏辙的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文章
趣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谈谈北宋文学家苏辙:《诗集传》简介及内容评价,以及苏辙的文集名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
2023-05-16 96 北宋文学家苏辙:《诗集传》简介及内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