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解密文章正文

战国时期的赵国是怎么灭掉中山国的(战国七雄赵灭中山)

历史解密 2023年05月14日 23:36 387 admin

趣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谈谈战国时期的赵国是怎么灭掉中山国的,以及战国七雄赵灭中山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战国历史上的赵国,是如何灭掉了“心头大患”中山国的?

在我国历史上存在过一段春秋战国时期,在这段时期出现过很多曾经统一领土的国家,其中很多国家在消灭其他敌对国家的时候都开展了不同的政策,尤其是在春秋战国历史上,赵国作为边境国是如何除掉中山国的呢?其实中山国是赵国的心头大患,用于中山国的实力比较强大,两个国家都处于中原地区的边境,但是相对而言中山国拥有很多马车,所以当时的赵国并不能够凭借自身的力量来战胜中山国,而且经常受到中山国的侵扰,为了保全自身的国家,经常向中山国进贡一些珠宝换来短暂的和平,这也是两国矛盾开始的一个主要原因。最终赵国决定不再忍让,向强大的魏国借兵,赵国接受了割地的要求,向强大的魏国借来了强大的军队,但是,这场战争也并不顺利在战斗的过程当中,中山国提前得到了消息,所以在攻打的过程当中,还芦局是属于艰难作战,经历了大陪轿让概三年的时间,最终消灭了中山国。除了赵国向强大的魏国借兵之外,其实还有其他的国家对中山国也进行夹击,这个国家就是当时的燕国,赵国在出兵20万攻打中山国,燕国在得到了休息之后也来混水摸鱼对中山国进行攻击,在两面夹击的状态之下,中山国坚持了很长时间,最终中山王逃跑到了其他的国家,中山国也在短时间内就彻底灭亡,燕国对于中山国的两面夹击,对于战国时期,除掉中山国也是至关重要。然后从中山国自身的帆裂原因进行判断的话,中山国失去了忧患意识,并没有快速发展自己的国家,在剧烈变动的时代,各国为了向外扩张不断地增强实力,而中山国在提倡各种文学,而且在中山国内部奴隶势力作为主导地位,所以才会导致战士作战特别懈怠,中山国的晚期政治也特别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条件下才会被赵国所打败。

战国历史上的赵国如何灭掉了“心头大患”中山国?

现在的河北省平山县,在春秋时期并不属于任何一个诸侯国,而是白狄所建的中山国的国都。中山国是一个非常顽强的国家,它多次被灭又多次复国,甚至还曾经打败过强大的晋国。最终,在享国三百五十多年后,在公元前296年被赵武灵王所灭。

中山国的发展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阶段。春秋早期,鲜虞尚且比较弱小,多次遭到凯乱诸侯国邢国的打击,并没有对西周造成太大的威胁,但是后来邢国逐渐衰落,鲜虞在公元前652年出兵南下,击败邢国、卫国,迫使邢国国君出逃、卫国国君被杀。虚孙蔽幸亏齐桓公崛起,并且联合了宋、曹、邢、卫等诸侯国才把鲜虞击败。

到了春秋中后期,抵御北方戎狄的重任落在了晋国身上,在公元前527年,晋昭公曾经攻破鲜虞中人城(即后来的中山国国都),并灭了肥、鼓等鲜虞的附属国。但到了公元前507年,鲜虞出兵攻打晋国,报了二十年前的仇。后来甚至还曾经联合齐国、鲁国、卫国共同伐晋,给晋国带来很大的困扰。

晋国末年,中山国曾经遭到晋国的致命打击,甚至连续二十年没有出现在史书中。三家分晋之后,中山武公开始效仿中原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制度,乘着中原内乱迅速崛起,但武公早逝,中山国在幼年的桓公手中被魏国所灭,残余势力退守太行山。

经过二十年的卧薪尝胆,中山桓公在公元前380年复国,它的国土将赵国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因而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在公元前377和公元前376年两次击败赵国的进攻之后,中山国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修建了抵御燕国和赵国的长城。史书记载,此时的中山国有兵“九千乘”。一乘是多少人呢,有两种说法:“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即七十五人;“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即三十人。按少的来说,中山国有兵二十七差州万人!要知道战国后期长平之战时,赵国总兵力也就在四十万至六十万之间。

也就是说,中山国被灭国之前,与赵国战斗力相当!难怪赵肃侯曾经击败了齐国、魏国、燕国,但是对严重威胁赵国领土完整的中山国却束手无策!

赵武灵王即位之后,决定暂时退出中原的纷争,先解决北方的重大威胁。赵武灵王三年、二十年、二十一年,赵国多次出击中山国,并在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夺取中山国代郡等地,把中山国变成赵国的国中国。

此时的中山国在与赵国的战争中处于劣势,在赵武灵王击败娄烦之后,中山国最终在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被赵武灵王灭国。这个曾经称霸北方的戎狄强国,终于被收入了中国的版图。

战国历史上的赵国战功赫赫,他是如何灭掉了中山国的?

作为三晋中的一个国家,赵国,其综合实力在战国七雄中不算强大,外有魏齐环伺,国土中还掺杂着一个中山国,在险象环生的战国,其真可谓是内外皆敌,然而其在短短数十年间就一跃而成为东方六国中的大国,强国,且灭掉了"心头大患"中山国,就是因为其国出了一个杰出的君王-赵武灵王(赵雍)。

赵雍(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即赵武灵王,嬴姓,赵国人,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政治家、改革家。生于赵国首都邯郸。

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国力不强,受中原大国欺兄嫌薯侮。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颁布命令,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赵雍率将士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赵长城以抵御胡人。

赵武灵王预感到"赵欲国强,必灭中山!"于是前296年赵武灵王再次以武力通过中山国境,取其边邑宁葭,向西北草原进发,一直到达榆中。林胡部族首领迫于赵军威势,献上良马,使赵军骑兵实力大增。武灵王又令赵固为代相,招致当地胡人部族为兵。

又过一年,赵武灵王亲率大军再攻中山,一路势如破竹,并和将领赵希率领的代、胡兵马会合,整合二十万大军,南北夹羡者攻,连取丹邱、华阳和鸱之塞。其后,赵军再取鄗、石邑、封龙、东垣四地,中山国元气大伤,献四邑请和,赵军罢兵回师。

之后,赵国连年进攻,连战连捷,中山国接接败退,不断割让国土,到公元前299年,经历五年苦战,中山国都灵寿者雹被攻破,国土尽被赵国夺取,其国君逃亡齐国,死于异乡。

考虑到中山国人心未附,在勒索了苛刻条件,割去扶柳和滹沱河流域大片土地后,赵武灵王从中山王族中扶植了一个傀儡为王,并交还给他中山被俘的军民,这一“归息士民而复之”之举,也为赵国赢了“周而勿舍”仁至义尽的国际声誉。

又过三年(前296年),赵国正式将傀儡中山王废除,将其安置到黄河以西的肤施(今陕北地区),从此,整个代道才得以打通,赵国河东河北两块国土被中山国隔绝百年,至此终于连为一体。

趣历史网为你提供的关于战国时期的赵国是怎么灭掉中山国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战国七雄赵灭中山、战国时期的赵国是怎么灭掉中山国的的信息别忘了在趣历史网进行查找喔。

标签: 战国时期的赵国是怎么灭掉中山国的

趣历史网 Copyright © Lishi.Yaogou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6496号 广告合作QQ:37918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