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野史秘闻文章正文

做了皇帝还要出家?历史上除了顺治还有哪些出家的皇帝(哪位皇上出家了)

野史秘闻 2023年05月17日 22:00 108 admin

今天趣历史网给各位分享做了皇帝还要出家?历史上除了顺治还有哪些出家的皇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哪位皇上出家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皇帝出过家?

文|假如我是狐城 全网维权,盗版必究

梦想不变,历史不变!大家好,我是狐城。

在我们中国古代,皇帝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物,可是就是这种让千万人羡慕的身份,却还是有人主动抛启埋弃,哪些皇帝的思维与头脑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总之就是非常人所能及,但这种主动放弃皇位出家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是少数。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主动出家的皇帝吧!

南朝的梁武帝舍身入寺庙 

在南北朝的时候,很多人过着一种混乱不堪的生活,他们习惯着从事于文化事业,而自动忽略掉国家根本上面的武功和军事,这使得许多南朝国家都十分弱小,就是表现的建立十分容易,然后灭亡的时候也是十分容易。  

而梁朝的著名皇帝梁武帝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当时想着要把整个国家改变,他认为朝廷里面的人都是对百姓无益的害虫,他想着靠自己的出家,然后让他们来赎买自己,这样就可以把钱财用来增加梁朝的实力。  

这些大臣本来不是很喜欢梁武帝的这种做法的,但是国家不能没有皇帝,如果梁武帝坚持出家,最后国家灭亡遭受灾难的也一定先是他们这些贵族和皇帝亲戚银吵。所以他们许多次献出自己家中财宝来从寺庙之中赎买梁武帝 ,而梁武帝尝到甜头以后也连续三次出家 从里面捞到了不少好处。  

朱允炆失去帝位被迫出家

在明朝的时候,朱元璋为了保证整个天下顺利的传承,采取了最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而他大儿子朱标就如愿以偿的被立为太子了,但让人失望的是朱标十分短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朱元璋又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位做皇帝,这就引起了朱元璋其他儿子的不满。  

当时最不满且最有实力的就是北方的燕王朱棣,他选择的不是妥协,而是和皇帝对抗到底,因为当时的燕王十分强大,经常和北方的蒙古人打仗,所以他也不害怕南方的朱允炆,因为朱棣心中知道自己的侄子是一个十分懦弱是皇帝,最后两个人爆发了战争。  

在战争之中,朱允炆失去了皇帝之位,朱棣来到南京皇宫之后,发现一些地方已经燃烧,发生了大火,可是火中却没有建文帝朱允炆的尸体,这使得朱棣十分担心,害怕有朝一悄搏蚂日自己的侄儿卷土重来,推翻自己,那到时候就十分凄惨了,所以朱棣派出许多人去寻找,可最后发现朱允炆只是隐藏在南京紫金山附近的寺庙之中出家为僧。  

以上就是狐城给您叙述的中国皇帝中出家的两个例子,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多做补充呦!

有哪些皇帝是在位时出家的?

顺治 史上不少皇帝整天求医问药无外是为了能够长命百岁永享悉液权威,清朝却有一位皇帝被传装死出家去了,他就是清世祖顺治皇帝。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清政府宣布年仅24岁的顺治帝驾崩了,事情来得突然,不少人拒绝相信。 顺治帝名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入关以后第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冲龄继位的少年天子。作为皇帝,他可谓福星高照,如他名字一般“福临”。 首先他的皇位得来全不费功夫。皇太极突然逝世,宫廷内斗激烈,没想到争到最后,各势力居然都同意由年仅6岁的福临继承皇位。于是,顺治登基了。 福临登基没多久,明朝就亡了。清兵让吴三桂从山海关那放了进去,气势汹汹的杀进了北京城。顺治祖、父28年奋争未能实现迁都北京的愿望,福临在七岁的时候就实现了。随后清兵更是横扫中原,一统天下。 说实话,顺治以孩童登基,无外是个傀哪尺儡,大权还是在摄政睿亲王多尔衮手上。没想到顺治七年,多尔衮又突然逝世了,顺治毫不费劲顺利亲政了。 顺治大权仿佛就是从天下掉下来给他的,大权在手的顺治在24岁这么一个大有作为的年龄时突然驾崩了,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根据顺治去世前频繁接触僧人寺院睁缓物,多次表示要出家的意愿,所以人们猜测他是不是没有死,而是出家了。猜着猜着,传着传着,连顺治出家的庙都知道了,就是清凉寺。 出家总有个理由吧?放着好端端的皇帝不干,何苦去对着青灯古佛呢?人们又传说:顺治皇帝其实是一名情痴,他因为爱妃死了,伤心过度,看破红尘了。理由是,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22岁的董鄂妃因承受不住失去幼子之痛,在承乾宫病死。顺治帝悲不欲生,“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自杀”。就这样,痴情顺治帝在董鄂妃死后,万念俱灰,决心遁入空门看起来也算是合情合理了。 除此之外,人们还找了三个证据证明顺治帝是出家了。 有诗为证: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云:“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惜哉善财洞,未得夸迎銮”四句,有人说是指顺治皇帝没有归天,而是“西行”到西天出家了。当时与后世有不少人认为,吴梅村在清朝中央做过官,他以见闻入诗,应该可以相信。 有数据为证,顺治的儿子康熙经常去五台山巡视,可能就是去探望父亲。 有物为证,康熙还留了宫廷用具在五台山那,可能是为了顺治帝生活方便。 对于这些说法和证据反对者的声音也不示弱,他们反问:“康熙帝在他父亲死了22年之后才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第一次到五台山,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康熙帝登五台并不是为了看望父亲,否则何不早去,而要等到22年之后呢? ”“为什么宫廷用具一定是顺治皇帝使用的呢?康熙也可用。” 反对者肯定的说:“顺治帝出家的说法不足为信,他的确是死了,而去是患天花病死的。” 理由?《世祖实录》记载得明明白白。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一日,顺治帝没有视朝,初二日“上不豫”,初四日“上大渐”,初七日“上崩于养心殿”。 “崩”的原因?染病!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的《王熙自定年谱》记载: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二日,顺治帝前往悯忠寺(今法源寺)观看代他出家的替身吴良辅祝法为僧,回来后“圣躬少安”,就是顺治帝突然病倒。 染的什么病?曾为顺治帝撰拟董鄂妃祭文的官员张宸记载:“传谕民间勿炒豆,勿燃灯,勿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病情严重,王熙到养心殿,说:“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 不久顺治驾崩。“十四日,焚大行御冠袍、器用、珍玩于宫门外。时百官哭临未散,遥闻宫中哭声,沸天而出,仰见皇太后黑素袍,御乾清门台基上,南面,扶石而立,哭极哀。” 后事怎么办的?火化了。《玉林国师年谱》记载:“……初四,李近侍言:‘圣躬不安之甚。’初七亥刻,驾崩。初八日,皇太后慈旨,请师率众即刻入宫,大行皇帝前说法……二月初二,奉旨到景山,为世祖安位。”玉林和尚亲临顺治帝的大殡。按照他的遗愿,顺治帝死后被火化,由溪森和尚主持。溪森和尚亲自为顺治帝遗体秉炬火化。 因为顺治帝死后,在考虑继位者时,孝庄太后最终选定了玄烨,理由之一是玄烨已经出过天花。可见顺治帝因患天花而英年早逝,因此。顺治帝不是出家,而是病死了。

历史上哪个皇帝当和尚了?

历史上本是皇帝然后又当和尚,史料记载的只有一位:梁武帝萧衍

1、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字叔达,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萧衍亲自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二十七销陆日萧衍梁蠢还俗。

大同十二年(546年)四月十日,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太清元年(橡斗陪547年),三月三日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

2、清朝顺治虽由茆溪森剃度,但大觉禅师玉林琇劝阻顺治帝削发为僧,顺治听从了他的谏议,允许蓄发,暂时罢了出家的念头。

3:明朝朱允炆据万历《钱塘县志·纪制》记载:“东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为僧至此,“。朱允炆在东明禅寺出家为僧,但朱允炆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

扩展资料:

(1)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

萧衍不仅几次入寺做和尚,还精心研究佛教理论,这使得他没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现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老年的萧衍也是刚愎自用,乱建佛寺不听劝谏,导致后期的政绩下降。

(2)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病逝于承乾宫,福临陷入了痛苦之中,而政治上的苦闷也困扰着他。这时只有佛法使他还有所寄托,所以他再萌生出出家之念。大约在九、十月之交,福临决心出家,由茆溪森剃度成了光头天子。

后经大觉禅师玉林琇劝阻,福临听从了他的谏议,允许蓄发,暂时罢了出家的念头。福临虽然不再出家,但内心已然完全受到了佛法的熏陶。

(3)湖南永州新田县发现明代遗址大观堡,疑为建文帝朱允炆避难行宫。后经部分文物和史学专家多方求证,认为建文帝极有可能避难新田,在全国多处出现的建文帝‘下落说’中,有的是传说,有的只有族谱,而只有新田县有相关碑刻,经考证涉嫌造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萧衍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福临

百度百科——朱允炆

中国古代有几个皇帝做过和尚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皇帝?

两个,分别是南北朝时的萧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1、萧衍:

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不仅几次入寺做和尚,还精心研究佛教理论,这使得他的精力受限,朝政颇为混乱。

2、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曾经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行童。他在寺里每日前颂帆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不久,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

扩展资料

萧衍出身兰陵萧氏。南齐时以门荫入仕,齐明慧雹帝时担任雍州刺史,参与抵御北魏入侵。永元二年(500年),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拥戴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中兴二年(502年),接受萧宝融樱拿“禅位”,建立南梁。萧衍统治初期,留心政务,纠正宋、齐以来的弊政。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 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其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自称吴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元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萧衍

趣历史网为你提供的关于做了皇帝还要出家?历史上除了顺治还有哪些出家的皇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哪位皇上出家了、做了皇帝还要出家?历史上除了顺治还有哪些出家的皇帝的信息别忘了在趣历史网进行查找喔。

标签: 做了皇帝还要出家?历史上除了顺治还有哪些出家的皇帝

趣历史网 Copyright © Lishi.Yaogou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6496号 广告合作QQ:37918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