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死后封为孝康皇帝(朱标权利最大的太子)
今天趣历史网给各位分享朱标,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死后封为孝康皇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朱标权利最大的太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死后按皇帝之礼来祭祀的朱标,名号为何仅仅只存在了4年?
- 2、朱元璋的儿子朱标怎么死的
- 3、朱标为什么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朱元璋为何要选择放权?
- 4、朱标的介绍
- 5、朱标为何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朱元璋又为什么敢于放权给他?
死后按皇帝之礼来祭祀的朱标,名号为何仅仅只存在了4年?
可能是敌人太强大了,这个皇帝并不能够很好的打压,导致自己的衰败。
朱元璋的儿子朱标怎么死的
朱标因患病去世。
朱标自秦中视察返京后不久患病,在生病期间还向太祖上书关于筹建都城的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5月17日,朱标病薨。
太子去世后太祖痛哭不已,_葬孝陵东,即明东陵,谥“懿文太子”。朱允_即位后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明成祖靖难以后复称懿文太子。
朱标(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一个儿子,母亲孝慈高皇后马氏,《南京太常寺志》记载生母为李淑妃,明惠宗朱允_之父,明成祖朱棣异母兄。
朱标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九月太平陈迪家。朱元璋称吴王时,立朱标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蔽明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八月葬孝陵东侧,即明东陵,谥“懿文太子”。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
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太子。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明安宗朱由崧复称孝康皇帝,清修《明史》亦称孝康皇帝。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辅助朝政
朱元璋称帝后,朱标为太子,一直到他去世,朱标帮助朱元璋处理朝政,将自己治国理政的理念在小范围内付诸了实践,很多仍有借鉴意义。
劝谏父皇
朱元璋对于一些不法勋贵宏缓告采取严厉的做法,朱标表示反对,劝说朱元璋杀人太多,恐怕会伤了和气。宋濂就是在马皇后和朱标的劝谏下留下性命的。
考察关中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下诏以汴梁为北京,以金陵为南京,效仿周唐的两京故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标考察陕哪型西地区。然而第二年朱标病逝,沉重打击了朱元璋,令其不愿再劳师动众地更换京师。
参考资料:朱标百度百科
朱标为什么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朱元璋为何要选择放权?
因为朱标权力之大,远超历朝太子,朱元璋选择放权是足够信任朱标。
中国古代皇帝贵为九五之尊,太子贵为皇位继承人,两者之间的权利其实是相互矛盾的。历朝历代的太子权力往往都是由皇帝给予,但在没继位之前,没有人能达到朱标这种权力层次。
朱标既参与朝政,又握有军权,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当之无愧。
朱标作为此歼马皇后的嫡子、大明王朝的第1任太子,其手中的权力放在其他朝代,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在历朝历代之中,太子的废立往往取决于皇帝,因为他们既无政务决策权,也没有军队权力。
可朱标并不相同,他的权力之大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朱标出生之后,朱元璋对其寄予厚望,不仅随自己打天下的良将能臣送入太子东宫,还让其掌握军权,甚至在朱标22岁之后,朱元璋命一切事物都由朱标决断。
在作为太子的情况下能决断诸事,其权力之大简直超出想象,朱标甚至敢于和强势的朱元璋争吵,坚持己见,这无疑也能体现出其权力之大。
毫不夸张的说,朱标是历朝历代中权力最大的太子。
朱元璋选择放权的原因
对嫡长子的疼爱及培养
作为马皇后和朱元璋的嫡子,朱标从小就深受宠爱,同时也被寄予厚望。朱元璋之所以选择放权,一方面是出于对嫡子的疼爱,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给予他足够的历练,让他有足够的能力掌控朝局,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国家继承人
朱标深得朱元璋信任
虽然朱元璋给予了朱标足够大的权力,但性格敦厚的朱标在处理事务时尽皆妥当,且从未出现逾越之举,这让朱元璋对他十分信任。
朱元璋有如扒或底气兜底
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魄力是常人难及的。虽然给予了朱标足够的权利,但是他却并不害怕朱标造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在培养朱标的帝王之气。
这不仅仅是因为朱标本身的能力及影响力,同样也是因为朱元璋有底气为其兜底,不论出了任何问题,朱元璋都自认为渣伍有能力帮儿子解决。
如果朱标能继任皇位,明朝的发展或许会走上不一样的路,但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朱标最终还是没有登上皇位,这或许是整个大明王朝的遗憾。
朱标的介绍
朱标(公元1355年10月10日—公元1392年5月17日),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长子(也是嫡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惠宗朱允_之父。朱标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九月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
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
朱标从小接触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秦王朱_、晋王朱_、燕王朱棣、周王朱_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最高。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伍大视察陕西回来后,因抑郁而逝,八月葬孝陵东侧,即明东陵,谥“懿文太子”。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太子。弘光元年(1644年)朱由崧复称其孝康皇帝,《明史》亦称孝康皇帝。
扩展资料: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元璋长子朱标巡抚陕西,回朝后患病不起。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朱标去世,东陵墓主朱标生态橘轿前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子,曾主持处理过一些政务,同年八月附葬孝陵东。
朱标病逝帆肆后,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_为皇太孙,接替自己的皇位。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后,朱允_即位,年号建文。建文在位时,尊其父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
明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夺取帝位后,为了自己统治的需要,对朱标诸子及建文帝的后代实行残酷的迫害;同时废除建文帝的帝号和朱标的帝号、庙号,恢复朱标陵为懿文太子陵的称号,试图抹去建文帝主政的所有历史痕迹。
自此,东陵的政治地位不断下降,后渐渐湮没无闻,无人过问。朱棣死后,正德、万历、崇祯年间,不断有大臣提出恢复建文帝及朱标的历史地位的建议,但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这一尊重历史事实的要求一直没有实现。
直到清朝乾隆时才恢复了建文帝及朱标应有的历史地位。1999年4月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明孝陵以东相继勘探发现明东陵前门基址、排水设施以及门殿月台基址等多处遗址。为妥善保护600多年前的这一帝王陵寝,中山陵园管理局决定在此兴建明东陵遗址公园。
自2000年以来在南京钟山南麓勘察发掘的明东陵,成为南京第一座帝王陵遗址公园。明东陵遗址公园的建设工程主要是对神道、陵门、享殿前门、丹墀、享殿、寝园、排水设施、宝顶等珍贵文物遗存进行保护。
神道、陵门、享殿前门和其它遗存的环境整治工程已全部完成并对外开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朱标
朱标为何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朱元璋又为什么敢于放权给他?
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嫡子,也是朱元璋着重培养的孩子。所以他百分之百信任自己的这个儿子,况且朱元璋本人也不担心任何人可以从他宴搏手里抢走权力。
朱标比较有能力。
朱标自幼便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耳濡目染朱元璋的教导。不管是在军旅生涯中,还是治理国家上,朱标都得到了朱元璋的一手教导。
朱元璋虽然没读过什么书,可是他是一个天才,对任何事情都看得很通透。这样的老师,比饱读诗书的先生要强得多。
加上在战场上风吹雨打的生活,朱标的能力是比较强悍的。朱元璋岁数大了以后,逐渐开始放权让朱标全权管理朝政,可见朱元璋还是很赏识自己这个儿子的能力的。
朱标的品行很好。
朱标的性格和朱元璋完全不同,朱元璋是杀伐决断的人,而朱标却是一个十分柔禅察顺的孩子。因为性格上的温和,所以他比朱元璋要善良得多。
朱元璋虽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有这样的性格,但是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所以朱元璋也只能尽量教育自己的儿子变得狠一点。
与此同时,朱元璋对这个善良的儿子,当然是没有戒心的。不管是打天下的时候,还是坐江山的时候,朱元璋都能够完全对朱标放心。
朱元璋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
朱元璋是一个非常自信的皇帝,不管是能力还是地位,朱元璋都无可撼动。他在军队中是一把手,在朝政上也是一把手。
他不仅可以将军队训练成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在治理国家上,也有自己的特殊手段。所以朱元璋压根就不可能把自己的儿子朱标当成竞争对手。
这两个人的实力实在是差太多了,所以朱元璋对朱标的信任,晌袭祥不仅是出于朱标身上,更是出于自己身上。
趣历史网为你提供的关于朱标,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死后封为孝康皇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朱标权利最大的太子、朱标,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死后封为孝康皇帝的信息别忘了在趣历史网进行查找喔。
标签: 朱标 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 死后封为孝康皇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