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李治)
趣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谈谈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以及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李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李世民传位给谁
李世民传位给李治。
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谋反之罪被废,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并对太子严加教管。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扩展资料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滚逗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激备竖突厥与薛延陀。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
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又命高士廉、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
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封德彝之议,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
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明大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
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世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 01
李治
李世民把皇位传给了第九个儿子李治。李世民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承乾谋杀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他把皇位传给了第九个儿子李治,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承乾谋杀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
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培穗同辅政。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高宗还在废立皇后问题上坚持锋扒自己的主张,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扰。显庆五年(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皇后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状况不佳,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
唐高宗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享年五十六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宝八年(749年)增谥为天皇大圣皇帝,天配基卜宝十三年(754年),再增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世民传位给哪个儿子,李世民最后传位给谁了
李世民最后传位给谁了
李世民传位给李治,
九子晋王李治 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常山王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都是长孙皇后所生。长孙皇后是正宫,为人又极贤德,在朝臣中威望很高,李世民对她也是十分敬重的。下一任的皇帝,当然要从她的儿子当中选。承乾是嫡子,又是长子,无论“立子以嫡”,还是“立嫡以长”,他都天经地义地是太子。可惜这位太子,形象不佳(有足疾),表现也不好(瞎胡闹),后来索性在汉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动下谋反,事败被废为庶人,再也做不成皇帝梦了。槐哗 李世民比较看好的是皇四子魏王李泰。李泰比承乾小一岁,相貌英俊,聪明好学,端肃多才,在太宗看来,是慎巧一定能成为一个有道明君的。 然而朝中的重臣却都很反对,尤以长孙无忌(已故长孙皇后之兄)和褚遂良(谏议大夫)反对最为激烈。他们主张立皇九子晋王李治。李治时年二十二岁,虽不失为一个良善青年,却是有名的糯米团子,一点用都没有。但长孙无忌等人看中的,恰恰正是他的温厚文弱、一无所长。如果是李泰接班,一朝天子一朝臣,没准会把他们开了涮。如果是李治呢?就好控制得多了。长孙无忌可以继续维持外戚权威,褚遂良、李世他们也可以继续保持元老地位,君臣共治,天下太平。 这算盘打得并不错,只是没把武则天算进去。他们当然想不到,李治身边会出现一个蛇一样的女人武则天。他们当然也想不到,李治虽然好控制,却不是控制在他们手里,而是控制在老婆手里。结果,他们把李治扶上了台,李治却在老婆的指使下把他们整了下去。 李泰这边也屡犯错误。首先是恃宠骄横,目中无人。身边呢?据说又是些阿谀奉承的小人。这就不但让朝中的老臣看不起,也让他们不放心。更重要的是,他对继位一事表现得太猴急。 李泰还犯了一个自作聪明的错误。他跑去对李治说:你平时和李元昌关系最好,现在他被砍了头,你就不害怕吗?李泰的意思,是要警告李治:别和我争,没好果子吃的。没想到反而提醒了李世民:立李泰,那么承乾和李治都会有危险。只有立李治,才能保证三个儿子都平安无事。 李泰当时就被打发到均县(今湖北省均县)去了。李治被立为太子宽明键,后来又继承皇位,这就是高宗。历史证明,由于君臣两方面各自的原因,李世民他们犯下了无可挽回的错误。大唐王朝差一点丢了江山,长孙无忌、褚遂良他们则丢了性命。 懦弱无能的李治捡了只皮夹子,真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 如果你是唐太宗李世民,你会选择把皇位传给哪个儿子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帝王,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位时又虚心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同时又赢得少数民族的尊重和拥戴,被称为“天可汗”。
这样一位厉害人物,对太子人选当初也是有够头疼的。如果你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话,你会选择哪个儿子来当皇帝? 首先来看看太宗都有哪些儿子。 大儿子李承乾,长孙皇后之子,一开始被封为太子,也有舅舅长孙无忌的支持。但本人荒淫无度,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腿有毛病,走路能看出来。 二儿子李宽,唐高祖李渊将他过继给了唐太宗的五弟李智云为儿子。 三儿子李恪,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是一个有杨氏、李氏、独孤氏血脉的皇子。表面上非常贤德,背地里却也很有手段。 四儿子李泰,长孙皇后的二儿子,唐太宗特别宠爱,才华横溢,聪敏绝伦,有贤明在外,还掌管着文学馆。是唯一一个唐太宗不舍得外放去封地的皇子。 五儿子李佑,母亲阴氏。喜好游猎,结交奸邪之人,太宗不喜欢。 六儿子李愔,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时常无故殴打官员,打猎不知收敛,多次违法犯忌。 八儿子李贞,好武,长于骑射;好学,兼涉文史,有行政能力。 九儿子李治,长孙皇后的三儿子,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孝顺,但又软弱。 其他儿子资质都不行,如果你是唐太宗,你选谁? 唐太宗李世民哪个儿子当的皇帝,叫什么
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李治继承皇位。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庚寅,李治出生于长安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年),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职。
唐太宗晚年,由于宠爱第四子魏王李泰,而导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一方争夺储位。贞观十七年(643年),由于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李承乾被废黜。
唐太宗打算立四子李泰为储君,李泰许以唐太宗将“杀子传弟”,表示将来将皇位传与胞弟晋王李治。李泰又以汉王李元昌事恫吓与李元昌交好的李治,李治将此事告诉李世民,而被废的李承乾也坦承自己谋反是因为李泰对太子位有所图谋。
于是李世民下定决心,带着李治驾临两仪殿,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重臣面前因为诸子诸弟争位之事而欲拔剑自杀。长孙无忌等出面阻拦,表示晋王李治可立为储君。同年四月七日,唐太宗亲驾承天门,下诏立李治为皇太子。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边,让他观看自己决断各种政务,有时候让他参加议事,唐太宗多次称赞他的才能。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驾崩于终南山的翠微宫。二十七日,以礼部尚书、兼太子少师、黎阳县公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书左丞张行成为兼侍中、检校刑部尚书,太子右庶子、兼吏部侍郎、代理户部尚书高季辅为兼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太子左庶子、高阳县男许敬宗兼礼部尚书。
二十八日,李治回京。六月一日,高宗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二岁。六月十日,诏令其舅父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英国公李勣为开府仪同三司。以二人为辅政大臣。
扩展资料
唐高宗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全国人口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的360万户,增加到永徽三年(652年)380万户。李治统治后期的显著特点是持续多年的歉收。咸亨元年(670年),谷物严重短缺,致使 *** 禁止酿酒。7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歉收、洪水、干旱、虫灾和饥馑接踵而来,一直达到危机的程度。
永隆元年(680年),粮价之高,前所未有,唐 *** 认为高物价是流通货币过多的结果,因此大量减少铸造新币,对私铸的惩办也比以前更加严厉。与此同时,从原有登记地区逃往其他地区而成为不登记、不纳税的占地者的流民占有令人不安的比例。李治是在经济和财政危机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去世的。
虽存在这一系列问题,但唐高宗的 *** 仍提出了控制物价的措施,并取得部分成功,它们后来继续使用于整个唐朝。 *** 周期性地从自己的中央谷仓中拿出谷物以低价卖出,调露元年(679年)甚至用谷物换回私铸钱。更重要的措施是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在部分重要城市进一步发展常平仓,
永徽六年(655年),京师成立了常平署,在物资供应充分时以高于当时市价的价格买回商品,物资短缺时再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出,使物价浮动保持在一定限度内。后来每个州都设立了这种粮仓。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世民传位于李治。
贞观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谋反之罪被废,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并严加教管。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死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高宗上元元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天宝八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是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他非常聪明果断,擅长骑射。
李治介绍
李治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贞观十年六月,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晋王李治才九岁,悲哀思念之情感动了左右之人,唐太宗多次加以安慰埋敬,从此特别受到宠爱,不久被任命为右武候散谨大将军。唐太宗晚年,由于宠爱第四子魏王李泰,而导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一方争夺储位。
贞观十七年,由于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冲液基主的驸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李承乾被废黜。唐太宗打算立四子李泰为储君,李泰许以唐太宗将杀子传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李治
李世明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世民把皇位传给了第九个儿子李治。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贺凳7月禅巧旅10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假如中国历史上没有李世民这样一位卓越的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华夏民族究竟会演变到怎样的境地?综数百年华夷乱离黑暗之局,成大一统的民族复兴与新局面的开创。
其版图西至葱岭宽液以东,南至中南半岛,东临大海,北被大漠。而国计民生之康裕,学术艺事之发达,典章制度之昭明,思想文化之融汇与创导,至使倭人贩其余绪以立国,欧西各国向往而慕化。其气魄之大、业绩之伟,无可媲美。推崇功业,数典不忘,我们岂能忘掉李世民!
趣历史网为你提供的关于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李治、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的信息别忘了在趣历史网进行查找喔。
标签: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