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同昌公主:唐懿宗最宠爱的女儿,死后陪葬的物品都有三十的词条
今天趣历史网给各位分享同昌公主:唐懿宗最宠爱的女儿,死后陪葬的物品都有三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唐朝的平昌公主,为什么嫁妆最多,葬礼也极其繁华?
唐懿宗李漼在当太子时,在皇帝面前一向颇受冷遇。当李漼的弟弟们在大明宫内院和乐而居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一直孤单地住在十 六王宅。不过,在皇位继承的关键时刻,总算没有出现太大的差错。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十三日,李漼顺利地登上帝座,成为唐王朝第十八代天子。
懿宗咸通年间,追求奢靡浮华再度成为宫廷贵族们生活的宗旨。宣宗大中时代一度盛行的恭谨节俭之风几乎荡然无存。
咸通十年(869年)的正月初九,懿宗皇帝最心爱的女儿同昌公主离开皇宫,下嫁右拾遗韦保衡。
同昌公主的嫁妆,在李姓皇族所有出嫁的公主当中, 几乎都是无与伦比的。在皇帝御赐的广化里韦宅新居,满室的陈设差不多都出自皇家内库——百宝大盈库。诸如珍珠串成的连珠帐,鸟骨制成的御寒帘,七宝合成的鹘鸠,绣有三千鸳鸯的神丝绣被,用羽毛装饰的翡翠匣,还有贞观年间条支国所献的五色玉器什盒、金麦银米、百宝圆桌和琉璃水晶玳瑁床,等等。
婚礼这天,公主乘一顶四面缀挂五色香囊的七宝步辇,出西内太极宫向东缓缓而行。步辇上的金丝流苏和珠宝浮动流光溢彩;步辇所过之处,散发着奇异的香气。广化里毗领兴庆宫的西北宫门,属于内宅。
同昌公主的母亲郭淑妃,对出嫁后的女儿仍然放心不下,便常常出宫到公主的私宅去看望她,有时也和公主的家人在一起宴饮戏耍。韦氏一家喜欢把斗纸牌当作日常消遣。每天晚上, 公主总是用一只红色的琉璃盘盛上夜光珠,让一个小和尚捧着它站在堂中照明。至于郭淑妃在韦宅逗留时是否也参与这种游戏,外界似乎没有人说得清; 有人怀疑她和驸马都尉韦保衡之间,或许保有某种私情。
第二年的秋天,同昌公主忽然慨慷地生起病来。皇帝和郭淑妃为此焦虑 万分,急昌销请各方名医来给公闷迅雀主诊治。医生心里明白,他们对公主的病症实蚂早在已经无力回天,只是在皇帝面前不得不做个姿态。
于是,有人拟了一张药方,开 了两味原以为根本无法找到的药——红蜜和白猿脂。不料,在皇家的内库里恰好找到了这两样东西,那是若干年前外国使节带到唐宫的贡品。公主虽然每天按时服下红蜜和白猿脂,但病情却丝毫未见好转,反而一天比一天加重。 咸通十一年中秋月圆的时候,懿宗皇帝的长女同昌公主终于魂魄归天。这一天,从大明宫里传岀久久的哀伤恸哭之声。
同昌公主去世后不久,翰林医官韩宗劭等二十多人同时被杀;他们的亲属、族人则全部遭到拘捕,总计大约三百多人,被关押在京兆监狱。
咸通十二年灯节的前一天,皇帝为他的爱女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先是在广化里韦宅进行庭祭,设在宫城和皇城内的各官署,纷纷送来用金玉装点过的纸制车舆、礼服和玩具。前来祭吊公主的朝官们,唱着皇帝亲自拟就的挽歌。 当所有的祭品被焚烧之后,韦氏家人立刻蜂拥上前,争抢地面上的纸灰——他们要从纸灰中挑捡出那些完好的金玉饰品。
同昌公主出殡的时候,皇帝和郭淑妃来到城东的延兴门,等候灵车从那里经过。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二十余里,其华丽铺张的规模,震惊了长安所有的王公富豪。
同昌公主豪华的婚礼和她同样豪华的葬礼,相隔不过两年。
唐朝最受宠的公主,出嫁时掏空国库,成婚仅一年就去世,死因成谜
同昌公主,唐懿宗的长女,母亲是郭淑妃。
同昌公主生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当时懿宗还是皇子,正在与兄弟争夺太子之位,并且受到父亲宣宗的猜忌,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同昌公主是懿宗的第一个女儿,她的降生让苦闷的懿宗感到莫大的安慰。可奇怪的是,同昌公主长到几岁了也不曾开口说话,所有人都认为她是一个哑巴。直到有一天,她忽然开口对父母说了两个字:“得活”。同昌老卜碧公主说的第一句话,就使父母既惊异,又不解其意。
同昌公主开口说话以后,懿宗的处境开始好转。大中十三年(859年),懿宗继承了皇位,这才明白了女儿神奇的预言:原来“得活”是指父亲可以当上皇帝。从此,懿宗将这个女儿视为福星,对她十分宠爱,甚至算得上是溺爱。所以,同昌公主已年过二十,懿宗也舍不得把她嫁出去。
咸通十年(869年)正月,在千挑万选之后,懿宗最终决定将二十一岁的同昌公主下嫁给进士韦保衡。为了让女儿风光出嫁,懿宗不仅给驸马韦保衡加封了许多官职,还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各种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几乎搬空了国库。这份旷古未有的奢华嫁妆,即使是盛唐时期的太平公主、安乐公主也无法相比。
可惜成婚的第二年,即咸通十一年(870年)侍举,同昌公主一病不起。得知女儿生病,懿宗非常忧虑,先后派遣了二十多名御医为同昌公主治病。可御医们都弄不清同昌公主究竟得了什么病,药石无效。八月,同昌公主病逝,时年仅二十二岁。懿宗伤心欲绝,将二十多名御医全部斩首,牵连达数百人。并为同昌公主修建了豪华的陵墓,倾其所有为她陪葬。
可以说,同昌公主是唐朝最受宠的公主。关于她的死因,除了正常的疾病去世之外,还存在着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颇为传奇,见于野史、笔记小说。
比如《杜阳杂编》就弊闭记载:“ 九玉钗上刻九鸾,皆九色,上有字曰「玉儿」。工巧妙丽,殆非人工所制。有金陵得之者,以献,公主酬之甚厚。一日昼寝,梦绛衣奴授语云:南齐潘淑妃取九鸾钗。及觉,具以梦中之言言于左右。洎公主薨,其钗亦亡其处 ”。
大意是说:同昌公主有一支心爱的九鸾玉钗,非常漂亮,堪称世间奇珍,上面刻着“玉儿”二字。一天午睡时,同昌公主梦见一个女子对她说:“我是南齐的潘玉儿,要来取回我的九鸾玉钗。”这个梦让同昌公主感到很奇怪,没过多久就病死了,那支九鸾玉钗也不知所踪。
第二种说法则比较让人难以接受,见于《新唐书》。
“ 女为同昌公主,下嫁韦保衡。保衡处内宅,妃以主故,出入娱饮不禁,是时哗言与保衡乱,莫得其端 ”(见《新唐书·后妃传》)。
大意是说:同昌公主出嫁之后,母亲郭淑妃想念爱女,就时常去驸马府中看望。接触多了,就闹出了绯闻。当时传言郭淑妃与驸马韦保衡两人私通,同昌公主知道后,有苦难言,抑郁成疾。因为得的是心病,所以药石无效,最终早逝。
同昌公主是谁?唐懿宗李y为何如此宠爱同昌公主
同昌公主,唐懿宗爱女,母郭淑妃。
李虽然是宣宗李忱的长子,但是李忱也是终身没有正式立后的皇帝,而且,他对这个长子没有多大的好感.因此,李在做皇子的时候,一直都是战战兢兢的。
郓王李困在自己的王府里,只有沉泯在美人怀里,他才觉得可以暂时忘却这令他恐慌、却也充满希望的前途。
在所有的姬妾里,最能体谅、抚慰他的,是一位美丽温柔的郭姬。郭姬深爱李,甚至愿意代他品尝可疑的食物。李对郭姬的感情因此与日俱增,直至情深意长。
同昌公主就是郭姬的女儿。
她和母亲一样,生得修眉秀目、温柔恬静、多才多艺,而更让李念念不忘的是,她会说的第一句话,居然就是安慰父亲的话。
据说,同昌公主长到三、四岁都不曾开口说一个字。有一天,她忽然叹息着向父亲说出了她人生的第一句话:“今日可得活了。”
父母被女儿这句话弄得糊里糊涂。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迎接李即位为帝的仪仗就到了郓王府门前。
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们不加考证,总之,大喜过望的李从此把女儿看成是自己的福星,当作心头肉一样,爱得不可开交。
说起来,同昌公主也确实值得父母的疼爱。她不但貌美如花,而且心灵手巧。除了琴棋书画,她还擅于裁剪刺绣。据记载,她能在一张普通大小的锦被上,绣出三千彩色鸳鸯来。这种世间罕有的巧手功夫,不但需要出色的审美与技巧,更需要沉静柔顺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在中国的公主群里,更是寥寥可数,属于珍稀的特质。
如此出色的女儿,怎么不让父母宝贝万分呢?
时间渐渐过去,同昌公主长大了,李和郭淑妃千挑万选,终于选中了新馄进士韦保衡,做同昌公主的驸马。
这位韦驸马不但英俊非凡、风度翻翻,而且才华出众,因此,碧巧同昌公主应该是满怀期待地登上宝辇,做一个
新娘的。当然,在她活着的时候,她永远也不会知道,藏在那美好外表下的究竟是些什么。
跟着这位新娘前往公主府的,是长得看不到头的送陪嫁宫使队伍。
李为了同昌公主出嫁,几乎把大唐王朝的国库翻了个遍,把所有他能看得上眼的东西都送进了同昌公主的新府里。
《太平广记》记录下了这些稀世珍宝中的一小部分。
纹布巾:洁白柔软的手巾,无论怎样用,用多少年,你在它上面都看不到一点脏腻的痕迹。
连珠帐:完全是用滚圆光亮的珍珠串起的帐子。
澄水帛:长约一丈,薄如蝉翼,但是假如将它淋上水再挂起,所有在场的人都会感觉到凉爽舒适,即使三伏夏日、拥挤不堪的场所,人们都能身轻无汗。
瑟瑟幕:轻薄柔软,透明得象空气一样,透过阳光漏歼,可以看见它上面有青绿色的纹路。但是即便天下大雨悔搜键,它也不会湿一点,,更不可能渗过幕帘,幕中人可以放心安坐。
火蚕棉:用它絮棉衣,一件衣服用一两棉就足够了,如果用多了,穿衣服的人就好象被火蒸烤一样,即使数九寒冬,也热得无法忍受。
蠲忿犀:佩带它,能令人烦恼忿怒尽消。
如意玉:小如桃核,但是其上有七孔,光线同时往复折射,璀灿无穷。
香烛:据说是由一种奇异的蛤蜊油所制,虽然长仅尺余,却能点很长时间。而且点的时候异香百步,烛烟缓缓上升,形成亭台楼阁的形状。
除此之外,还有金麦银米数斛、辟寒香、辟邪香、瑞麟香、金凤香、龙脑香、辟尘犀等等等等。
而李为同昌公主营造的公主府,更是旷古未有的奢华,就连打扫用的簸箕,都是用金丝编织的。这个恐怕连安乐、太平公主都难以望其项背。
几乎送光了国库中的珍宝之后,李还怕女儿的现钱不够花,又另送了五百万贯给她。
在女儿出嫁以后,李心疼女儿不能保持从前做闺女时的享受,因此还不停地往公主府里给女儿送珍奇的食物。比如其中有一道灵消炙,一头羊里只有四两肉符合它的用料标准,而且做成以后,能够长期存放,经历一个酷暑都没有问题。还有一种肉干红虬脯,蓬松盘绕,高达一尺,如果用匙筷一压,能把它压得很低,但是一松手,它又能恢复原来的高度。此外有一种逍遥炙,做法与原料不知是什么,但是装它的居然是九龙食具,想来滋味一定很好。
别说是给同昌公主吃的珍肴,就是为公主送食物的宫使,他们所吃的酒羹,都令人羡慕。
有一次,一群权贵子弟在广化里饮酒,忽然闻到了一股异香,一开始以为是龙脑的香气,后来发现香气浓郁,世间少有,于是循香追寻,找到一家酒铺,才知道是为同昌公主送赐物的宫使刚刚经过,并在酒店里设过酒宴。
这群平常以骄奢闻名的纨裤子弟为食物的香气吸引,居然争先恐后地抢食宫使吃剩的残羹,并且赞叹不己。想象同昌公主所享用的
美食,更是无比欣慕。
然而处身其中的同昌公主,却对所有的这一切都厌烦得很,找不出什么特别吸引她的地方。
但是虽然娇贵无比,同昌公主的为人还是很贤让和婉的。
她经常宴请韦氏族人和韦保衡的朋友,并让他们共同分享自己的珍宝。
有一次,韦家人想要连夜看戏,同昌公主就让侍丛捧出红色的琉璃盘,在盘中放上夜明珠,照得整个厅堂如同白昼,使得韦氏一族都能尽兴寻乐。
然而,这些过于奢华的享受,不是任何人能够坦然承受得了的。同昌公主也不能例外。
新婚的第二年,同昌公主在午睡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来对她说:“南齐潘淑妃要来取她的九鸾钗了。”九鸾钗是同昌公主经常佩带的饰物,这枚玉钗上雕着九只鸾凤,每凤一色,各不相同,钗边还刻着“玉儿”两个字。堪称世间奇珍。
同昌公主对这个梦感到十分奇怪,就告诉了自己的侍女。
做梦不久,同昌公主忽然生病了。
懿宗广召名医巫祝,为同昌公主治病。
趣历史网对于同昌公主:唐懿宗最宠爱的女儿,死后陪葬的物品都有三十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同昌公主:唐懿宗最宠爱的女儿 死后陪葬的物品都有三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