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史百科文章正文

李元芳口中的千牛卫到底是什么?(免李元芳和亲大使之职复检校千牛卫大将军之职)

文史百科 2023年05月15日 18:10 95 admin

趣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谈谈李元芳口中的千牛卫到底是什么?,以及免李元芳和亲大使之职复检校千牛卫大将军之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千牛卫”到底是多大官,为何李元芳常将它挂在嘴边呢?

看过《神探狄仁杰》的人应该知道,狄仁杰的小弟李元芳在对人表明自己的身份时,总说自己的“千牛卫”大将军,听上去感觉还挺高大上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千牛卫”到底是个多大官呢?为何李元芳要经常将它挂在嘴边呢?

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唐朝的官制说起了!

李元芳——剧照

我们都知道,唐朝的宦官权势显赫,而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它们掌握了军权。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掌握禁军主力“神策军”。其次便是飞龙使一职也有宦官掌握。但其实,通过阅读史料和仔细考究下来我们会发现,宦官掌握军权的来源还有就是“宦官担任的监门卫将军”,监门卫可分为左右监门卫。而这个所谓的左右监门卫,实际上是唐朝中央十六卫之一,其他分别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千牛卫。这十六卫是当时唐朝的中央禁军。所以我们便可初步得知,李元芳的“千牛卫”便是中央禁军之一(卫)。

但是在这些卫中,除了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不领府兵之外,其余各卫都领府兵。其中左右卫领府兵五十人,左右骁卫和左右武卫均领府兵四十九人、左右威卫领府兵五十人,左右领军卫领府兵六十人,左右金吾卫领府兵五十人(选自《唐六典》)。

简言之就是,除了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之外,其余的各卫不但要宿卫皇城,而且还要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在唐朝的时候,这十二卫都属于国家的正规军队,而我们在文中所说到的“府兵”,如果熟悉唐朝兵制的人应该知道,府兵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不能算做是职业军人。

李元芳与狄仁杰——剧照

那么问题来了,左右监门卫为何不领府兵呢?

这实际上跟他们的本身职能有很大关系。根据《唐六典》中关于左右监门卫的构成和职权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左右监门卫,设置大将军各一人,领正三品衔;将军各两人,领从三品衔;中郎将各四人,正四品及以下。他们的职权范围并不是保家卫国,而是掌管诸门禁卫门籍之法。据记载:

“凡京司应以籍入宫殿门者,皆本司具其官爵、姓名,以移牒其门,以门司送于监门,勘同,然后听入。凡财物器用应入宫者,所由以籍傍取左监门将军判,门司检以入之;应出宫者,所亦由以籍傍取右监门将军判,门司检以出之。其籍月一换。若大驾行幸,则依卤簿之法,率其属于牙门之下以为监守。中郎将掌监诸门及巡警之法。凡宫殿门及城门皆左入右出。其监门官司检校者,听从便门出入。”

通过以上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左右监门卫的职责总共可以分为两项:一是守卫宫廷诸门,二是在皇帝出宫时,负责护卫。

李元芳与狄仁杰——剧照

所以这样看来,左右监门卫的虽然不领府兵,但是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的存在主要是为了保卫皇室成员的安危。而另一个左右千牛卫,则更是不得了。根据《唐六典》的记载,左右千牛卫主要负责枯信拆保卫皇帝的安全,也就是皇帝的贴身护卫,寸步不离。这二卫禁军的职权决定了其自在皇城中的地位与重要性,这比起其他的十二卫来则要重要得多。

换句话说,监门卫和千牛卫直属于皇宫,专门负责皇宫和皇帝的安全。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关系,所以其担任左右监门和千牛卫的将军的人都一定是皇帝最为信任,或者是最为宠信的人。当然,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在晚唐时期,随着府兵制的瓦解,十六卫的也逐渐走向衰败,而左右千牛的也变得没枣徒有虚名。只是一个虚衔而已。

李元芳——剧照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终于知道李元芳为何总将自己的官职挂在嘴边了。他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可是皇帝身边的人,你要是敢得罪我,坦羡分分钟治你的罪。单凭这一职位,足可以制服一部分不听话的人。但这似乎又有点炫耀的感觉。

唐朝有个官职叫做千牛卫,李元芳经常提起,这个官职真的很大吗?

千牛卫是负责专门保护皇上的,最高的职位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在唐朝是正三品的官职。

狄仁杰的卫队长李元芳所在的部队为什么叫“千牛卫”?

所谓的“千牛卫”就是禁军,之所以有了这个称呼,是因为他们佩戴的“千牛刀”。《神探狄仁杰》,可谓是我们这一代九零后的“儿时经典”之一,在这部电视剧中,最出彩的或许还不是时时刻刻运筹帷幄,算无遗策的“狄阁老”,而是狄阁老身边的小跟班,“不败战神”李元芳。李元芳是剧中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高手,有人戏称,他是“古代版燕双鹰”。他本来是含没武则天的亲信之一,又斗老薯是所谓的”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所在的部队,为什么叫做”千牛卫“呢?

这要从“千牛刀”开始说起。熟悉电视剧的朋友可能会知道,这个“千牛卫”在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就闹了一个大笑话,还有人以为李元芳是给皇宫“养牛”的。实际上,所谓的“千牛”当然不是指放牧。我们翻开《庄子》就能发现其中记载的“庖丁解牛”之学,形容高深无比的技艺。庖丁说自己一生杀牛无数,所谓“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此后“千牛”就被古人用来比喻神兵利器。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千牛刀”。既然以“千牛”为名,可想而知这种刀刃的锋利程度。千牛刀的制作工艺尤其复杂,堪称是当时最“高尖端”的武器,很快就风靡皇城,成了贵族子弟们最青睐的佩刀。在唐中年之后,皇族就成立了所谓的“千牛卫”,千牛卫人人佩戴千牛刀,都是大内禁军中最精锐的战士,人人武功过人,可以一当十。所谓的“千牛大将军”的意思,就和“大内禁军统领”差不多。这就怪不得空者李元芳的武功为什么如此之高了。

综上所述,因为李元芳所在的大内禁军队伍人人佩戴千牛刀,所以被命名为“千牛卫”。

李元芳在《神探狄仁杰》里是个千牛卫将军,这是个什么官?

一部《神探狄仁杰》不仅带火了狄仁杰,也带火了他身边的副手李元芳。作为狄仁杰的左膀右臂,李元芳在剧中戏份很多。他是一个全能选手,首先武功绝顶,乃是剧中第一高手,其次断案能力惊人,仅次于狄仁杰,尤其擅长通过验看伤口来判断行凶之人的水平,可谓文武双全。

李元芳不但文武双全,且为人疾恶如仇、正直勇敢。作为剧中另一主角宰相狄仁杰的贴身护卫,他一路追随狄大人锄奸破险,与各种黑恶势力作坚决的斗争,也帮助狄仁杰破获了很多大案要案。

因为跟着狄仁杰,李元芳的仕途也算是一帆风顺,从最初的使团护卫队队长一直做到了千牛卫大将军。那么这个千牛卫大将军到底是个什么官儿呢?

“千牛卫”这个名字,始于唐代,正式名称为“左右千牛卫”,属于大唐南衙“十六卫”中的两“卫”。

而南衙“十六卫”又是唐朝禁卫军的一部。

唐朝初年禁卫军分为南衙和北衙,其中南衙分为十六卫,即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

当然,不同"卫"的分工是不同的。

比如左右金吾卫是维持治安的,负责探案的,相当于京城的警察局;左右监门卫是守卫宫禁大门的;左右骁卫则是骑兵,左右领军卫则是碧掘以弓箭兵为主。至于左右千牛卫,则是属于宫内侍卫,相当于皇帝的贴身侍卫,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大内侍卫。

其最早可追溯到北朝北魏时期,当时宫中的大内侍卫名为“千牛备身”,其名称来由则源于其掌执的御刀“千牛刀”。这个“千牛刀”是帝王随身携带用来防身的,典出《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寓意这刀“锐利可斩千牛”。

“庖丁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而“千牛备身”作为皇帝的贴身保镖,自然也有着“千牛刀”的作用。

不过千牛备身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高门子弟才有资格成为皇帝的千牛备身,这也遵循门荫制度。唐高祖李渊最初的官职就是千牛备身,李昞在李渊七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李渊早早的承袭了唐国公,后来在杨坚篡周立隋后成为千牛备身保护隋文帝的安全,做了几年的千牛备身才又去各地做刺史,然后一路做到了太原留守,进而起兵建立了大唐。

为了更好的管理千牛备身,朝廷便设立千牛卫这样的机构,专门统领着“千牛备身”这样的大内侍卫。当然最开始这个机构不叫“左右千牛卫”,先是在贞观年间被称为“左右府”,后在高宗年间被称为“左右千年府”,之后又改为“左右奉宸卫”,千牛卫是到唐中宗神龙元年才正式被定名的。

而千牛卫大将军则是千牛卫的最高长官。

据唐六典载唐朝神龙元年,左右千牛卫设将军各一人,轶从三品;中郎将各二人,轶正四品下。神龙二年又增设大将军各一人,轶正三品,并置千牛备身各十二人、备身左右各十二人、备身各一百人,及主仗一百五十人。

所以,千牛卫大将军是个三品官儿。其主要职责是掌管千牛卫麾下的所有宫殿侍卫,并负责皇帝所有的仪仗,及总掌曹事和总判卫事。

不过需要提一下,李元芳的确切职位并不是千牛卫大将军,而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而在古代“检校”的意思就是“诏除”,也就是说李元芳的这个官职是皇帝单独困纯册封的,而不是经过吏部正式任命的。一般来讲,“校检”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兼任,比如长孙无忌曾太尉校检中书令;另一种是名誉,比如杜甫曾校检工部员外郎,但他从未去工部上班。而李元芳则属于后者。

换句话说,他的职务并不是实职,而是虚职。他的实际职务乃是狄仁杰的卫队长。

这也是为何李元芳明明是皇帝的贴身侍卫统领,却没有待在皇帝身边,而是整天跟着狄仁杰到处跑了。

武则天之所以给李元芳这样一个虚职位,主要还是为了笼络狄仁杰。

因为这可以增加狄仁杰的威信,以方便他便宜行事,皇帝的侍卫长都在协助狄仁杰,各地大员还不得畏惧狄仁杰。这无疑会让狄仁杰深知皇恩浩荡,别人享受不到的待遇,皇帝都给狄仁杰了。

当然,顺便也三补偿李元芳在使团被杀案中受的冤屈并奖赏李元芳立下的功劳。

一般来讲,千牛卫作为皇帝的贴身保镖,专门负责皇宫和皇帝的安全。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关系,所以其千牛卫的将军的人都一定是皇帝最为信任,或者是最为宠信的人。而在这部剧中,真正的千牛卫大将军是桓斌,他才是真正握有实权的正三品武官,虎敬晖则是中郎将,算是桓斌的副手。

不过话说回来,李元芳虽然是虚职,但从品阶而言,却是实打实的正三品。这个官职在唐朝(尤其是唐初)已经算是武官的最高官职了。唐朝的一品二品官职多数是空悔尺核置的,即便有也是虚设,或者功勋之臣死后的追封。

因此,在唐朝,真正的高官一般都集中在正三品,比如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中书令和侍中等。甚至于宰相都会挂平章事职衔,平章事全称“同中书门下三品”,换言之,唐朝的宰相不过是正三品官职。

狄仁杰两次拜相时的实际官职都是正四品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狄仁杰的官职还没有千牛卫大将军大。不过因为加授了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狄仁杰就成了百官之首,权力远在千牛卫大将军之上。

当然,左右千牛卫最辉煌的时候也仅限于唐朝,到了五代就变成了虚职,至宋辽金元,随着“府兵制”的瓦解,左右千牛卫更是早已不复存在。

李元芳总喜欢炫耀的唐朝千牛卫,到底是什么官职?

在千扰粗牛卫中,名气最大的当属李元芳,但实际上这个厉害的人物却是钱雁秋虚构出来的,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作为狄仁杰的卫队长和得力助手,不但充满智慧,还武艺高强。他性情刚烈,做事认真,且原则性很强。其武功独步天下,胆识过人,这些品质正是唐朝千牛卫所必须的。李元芳是虚构的,但狄仁杰和千牛卫却是真实存在的。在唐朝的府兵制中,千牛卫扮演了十分中重要的角色。

首先来了解下千牛卫到底有多牛?要知道“千牛卫”这个名字,是始于唐代的,正式名称为“左右千牛卫”。在唐代之前的北魏时期,被称之为千牛备身,当时还只是一个雏形,规模并不大。这是一种高级禁卫武官,主要职责就是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与中南海保镖差不多。

到隋唐时,“千牛卫”制度已经十分完善。配有千牛刀,这种刀本身就是一种荣誉与震慑的结合体。千牛刀这个名字出自《庄子·养生主》:“(庖丁)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意思就是说这种刀十分锋利,即便是连斩千头牛,都不会卷口。更加重要的是,千牛刀是皇帝的防身佩刀,拿在千牛卫手中,足见其威武霸气和优越感。

除武器牛以外,千牛卫的选拔也极为严苛,身份必须是高荫子弟,而且来自贵胄之家,相貌和年纪也有要求:年少英俊,不但要武艺高镇孝强,还要接受过良好教育。总御李稿结起来就是:身份高贵,文武双全,英姿飒爽。

这样的一队人出现在皇帝身边,是不是本身就很吸引眼球。这些都是入门的级别,千牛卫的日常工作也很牛,《旧唐书·志第二十二·职官一》中有这样的记录:“凡千牛备身、备身左右执弓箭以宿卫,主仗守戎服器物;凡千牛备身、备身左右考课赐会及禄秩之升降,同京职事官之制;凡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以御刀仗升殿供奉者,皆大将军、将军率而领之,而中郎将佐其职。”

从这三点中也可以看出千牛卫的重要和荣誉,不仅能够随时随地出现的皇帝身边,还享受极高的官衔,备受尊重。在“南衙十六卫”中,除左右千牛卫和左右监门卫不领府兵、只负责警卫外,前“十二卫”都遥领全国府兵。

虽然左右千牛卫不领府兵、只负责警卫,但肩负监视其他十二卫的重任,也可谓任重而道远。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禁卫军虽然都很厉害,但也相互牵制。皇帝将他们分为南、北两衙,左右千牛卫是南衙卫兵。南衙卫兵也就是“十六卫”,由皇帝指挥。十六卫又分为两大分支:即军府制与卫府制。

唐朝时的“府兵”由各地军府从所在州县的农民中挑选,年二十入役、六十免役,平时在家生产、农闲训练(在唐代,“府兵”还要到京师“番上”)。能够指挥这些府兵的就是卫府的“十六卫”,唐朝“十六卫”遥领天下657个折冲府(军府),居中御外,卫戍京师,是府兵和禁军的合一。而能够直接指挥“十六卫”的仅皇帝一人,是不是很震撼。

与之相制衡的是北衙,北衙禁军由“北门屯营”逐渐发展为“北衙六军”等,其中最为有名的一支就是“羽林军”。这是皇帝招募的私人军队,由皇帝的亲信指挥。北衙禁军在后期逐渐成为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出现在各个地方。

而“十六卫”的命运就完全不一样了,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府兵制被瓦解,十六卫成为了有名无权的专职侍卫,到神龙元年,左右千牛卫将军更是成为了衣着华丽的摆设,千牛卫一度成为了贵胄公子镀金的专属职业。随着朝代更替,到了五代、宋、辽、金,千牛卫也没能翻身。在宋朝亡国后,元朝便彻底废了千牛卫这一官职,在唐朝事情备受瞩目的千牛卫,也就在历史上消失了。

趣历史网对于李元芳口中的千牛卫到底是什么?和免李元芳和亲大使之职复检校千牛卫大将军之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李元芳口中的千牛卫到底是什么?

趣历史网 Copyright © Lishi.Yaogou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6496号 广告合作QQ:37918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