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野史秘闻文章正文

孝仪纯皇后:乾隆唯一的汉人皇后(乾隆的孝仪纯皇后本名)

野史秘闻 2023年05月15日 17:15 90 admin

趣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谈谈孝仪纯皇后:乾隆唯一的汉人皇后,以及乾隆的孝仪纯皇后本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孝仪纯皇后:本是汉人的她,是怎样当上清代首位皇后的?

有好几个原因,总结起来,要有漂亮的外表和懂得讨皇上欢心洞锋蚂的心思,还要有子女作纳埋为筹码,一般有孩子的妃嫔会更有条件,还有就是之前的皇后正好没啥能力。因为这几个原因,她才成为了第一位汉人清代皇后。

孝仪纯是那种一见便愉悦的善人样貌。当时的弘历基丛早已过了中年,审批完一日的政务后,看见令妃娘娘那副稚嫩又温婉的面容又怎么会没有心生愉悦之感呢?当然孝仪纯还是妃嫔的时候便透悟出只是凭仗姣好容貌断然无法留住弘历的心,于是她一直都在仔细琢磨、推敲着弘历的心思。她知道弘历非常厌恶后宫妃嫔去打听、过问朝堂上的政事,于是她便从来都不在弘历面前提及任何用人、时事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弘历很欣赏她,觉得他跟其他普通女子不一样。

然后就是孩子了。令妃是为皇上生育了健康的孩子最多的妃嫔了。本来皇上后宫三千的原因就是为了多延绵子嗣,但是很多孩子出生就会因为各种原因各种疾病活不下去,所以说健康的孩子很受皇上的喜爱,爱屋及乌的,就会更加喜欢孩子的母亲。

最后就是当时的皇后,乌拉那拉氏虽然贵为皇后,但是她没有大智慧,一直跟弘历闹,令妃就看着她慢慢的失去弘历的心,所以令妃完全不惧怕她。虽说她在自己快要被封为皇后时突然离开了这个世界,可她最终还是获得了众多旗人妃嫔都渴慕的皇后谥号,甚至还成了嘉庆帝君的生母。

清朝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个人资料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是乾隆的妃嫔,乾隆去世后,她以贵妃的身份随葬,后被追封为皇后。虽然在乾隆心中,她或许不是最受宠最重要的那个女人,但毋庸置疑的是,作为嘉庆的母亲,在当时的后宫中,魏佳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画像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本是汉族人,以宫女的身份进入皇宫,凭借着秀美的容貌和善良的品性,魏佳氏在后宫佳丽中脱颖而出,深受乾隆喜爱,在入宫六年后便被封为贵人,成了皇帝的嫔妃。乾隆给魏佳氏的赐名为“令妃”,在古汉语中有美好、善良之意,这说明在乾隆心中,令妃是一个如洁玉般美丽纯净又善良的女子。

乾隆十三年,继病故的孝贤纯皇后的乌喇那喇氏被打入冷宫,此后乾隆再未立后,令妃掌管后宫之事,虽然没有名正言顺的皇后称号,但她已经成为无名号的“皇后”,这一状态持续了十年之久。令妃的另一特别之处就是她争气的肚子,她为乾隆生下6个孩子,其中皇十五子被立为太子,后继承皇位,也就是嘉庆帝。在那个母以子贵的年代,令妃的地位不言而喻。

虽然令妃在历史中被称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但她并没有享受到皇后的待遇。相传乾隆本想立令妃为后,但她不幸去世,没有在活着的时候得到皇后的名分,出于弥补,乾隆将其追封为孝仪纯皇后,也算是了了她的一桩心愿吧。

孝仪纯皇后怎么死的

孝仪纯皇后(1727年―1775年),魏佳氏(本姓魏,原属汉军正黄旗,后抬旗入满洲镶黄旗,改姓魏佳氏),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

孝仪纯皇后画像

孝仪纯皇后是宫女出生,但在后宫中却享有着极大的荣宠。在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跃成为皇贵妃。此时孝贤纯皇后已亡,皇后那拉氏(纯帝继皇后)也失宠被打入冷宫,乾隆皇帝再未立过皇后,所以魏佳氏从此以皇贵妃之尊统摄六宫之事,代行皇后之责,成为无名号而有实权的后宫之主达10年之久。到乾隆一朝,魏佳氏是为乾隆皇帝生儿育女最多的一位后妃,也是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

那这位孝仪纯皇后怎么死的?她的死与这些儿女有关吗?在乾隆二十一年孝仪纯皇后生皇七女,此女二十九年指配超勇亲王策凌之孙拉旺多尔济,三十年额驸袭亲王爵,三十五年皇七女被封为固伦和静公主下嫁,此时魏佳氏仅为皇贵妃,但皇七女享有皇后所出之女的尊荣。四十年正月初十,皇七女薨,年仅20岁。魏佳氏在长女逝世后的第十九天薨逝,也许魏佳氏的死是受其女早亡打击所致。

孝仪纯皇后的一生中有着四子两女,其中四个孩子长大成人,其间有两个儿子夭折,大女儿的早逝是对孝仪纯皇后的最后打击,正是这些打击的集中爆发,使得孝仪纯皇后在大女儿死后十九天后便死了。这是孝仪纯皇后的死因。

孝仪纯皇后遗体

孝仪纯皇后,本姓魏,汉军旗人后入满籍,改姓魏佳氏,雍正五年(1727年)生人,乾隆十年(1745年)入宫,育有四子两女,也是嘉庆帝生母。乾隆四十年(1775年)去世,死后被谥为皇后。一生得乾隆帝宠爱,徽号“令”字取古语“美好”之意。

孝仪纯皇后像

1928年,孝仪纯皇后去世153年之后,国民革命军某部长孙殿英在剿匪途中起不义之心,策划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盗墓活动,即日后为大家所熟知的“东陵盗案”。孙殿英及其部下花费七天七夜,以及其粗暴的手段打通东陵地宫,并将其中金银珠宝洗劫一空。

东陵盗案之后,在当年8月时皇帝溥仪派大臣开展墓穴善后事宜,在此次处理过程中,大臣们于废墟中惊奇地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性遗体,历经百余年竟尚未腐烂,后经查证为孝仪纯皇后遗体。人们在参与此次整理任务官员们的日记中发现了大量关于此事的记载。

官员们在日记中大多提到孝仪纯皇后遗体“面目可辨、笑容可掬”,孝仪纯皇后的安葬之地并无特别之处,而官员们发现时,遗体已是掉落在棺椁之外,况且和纯皇后安葬在同一地宫共有六人,除孝仪纯皇后外,其余均以化为乱骨。此事让当时的人们吃惊不已,甚至相传孝仪纯皇后具有佛性。

孝仪纯皇后遗体经久不腐之谜直到现代还没有办法给出科学解释,每每谈起总使人惊叹不已。

孝仪纯皇后尸身不腐

清泰的女儿魏佳氏进入宫中,被皇帝看上封了贵人。由于她年轻漂亮而且聪明懂事,所以在六宫无主的时候,皇帝就让她管理后宫,后来她就顺其自然地成为孝仪纯皇后。

孝仪纯皇后画像

但后来孝仪纯皇后的坟墓被盗,这引起了后人的关注,考古学家来看孝仪纯皇后的坟墓时,竟发现了孝仪纯皇后尸身不腐,面貌还是和以前一样,不由得大为惊奇。

其实尸身腐烂是腐败菌繁殖的结果,但魏佳氏常年不怎么吃肉,只吃蔬菜,水果和蘑菇等食品,这些东西就不利于腐败菌的繁殖,这个应该是孝仪纯皇后尸身不腐的原因之一。

而且在孝仪纯皇后经常吃的东西里有一种可以预防疾病的药,经常做汤或泡茶喝,时间一长就一点点的累积在身体里,这种东西可以使细胞正常生长,并且会抑制腐败菌的繁殖和生长。这是孝仪皇后尸身不腐的原因之二。

孝仪纯皇后在当时深受皇帝宠爱,所以她死后被在棺材里放了防止尸体腐败的东西,同时也放入大量的珠宝玉器,这样不仅起到了防腐的作用,而且珠宝玉器制品也起到尸体降温的作用。安置孝仪纯皇后的地方也是特意选定,这个墓地比较冷而且干燥,这样就保证了棺材内部的温度很低,她的棺材也是特意选购和打造,而且封闭性很好,这样就隔绝了外边空气的进入。在这样的几个因素之下,孝仪纯皇后得以尸身不腐。

孝仪纯皇后抬旗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是乾隆的妃子,也是乾隆年间的第三个皇后,虽然在她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得到皇后的名分,但她掌管后宫十余年,对乾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去世之后被追封为孝仪纯皇后。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魏佳氏本是汉族人,在经过孝仪纯皇后抬旗后,在本姓魏之后加一个佳字,成为魏佳氏,以宫女身份入宫,最终成为六宫之主。

孝仪纯皇后画像

对孝仪纯皇后抬旗的故事,后世有很多说法。一说是在她去世之前就已经决定了,一说是因为以她的出身,并没有成为皇后的资格,或是乾隆为了了解她的遗愿,或是乾隆为了补偿她这个无名份的皇后,在她去世后为了给她追封皇后之名,就进行抬旗,提高她和她们家族的身份,来满足成为皇后的基本条件。

目前,并没有充分的历史资料来说明孝仪纯皇后抬旗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但不可置疑的是,作为一个汉族的宫女,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封为令妃,并在第二任皇后去世后掌管后宫事宜,最终葬在皇家陵墓、被追封皇后,除了秀丽的外表,魏佳氏一定还有过人之处,她的一生真是颇具传奇色彩。

相传在孝仪纯皇后抬旗后,她的家族地位也得到提升,由正黄旗抬到镶黄旗,魏佳氏的家人由包衣成为了正身旗人,贵妃的家人受到皇后一般的抬旗,这在清朝历史中也只有两例,或许这与魏佳氏的儿子――嘉庆被秘密立为太子也有一定的关系吧。

清朝有没有汉人皇后

清朝有汉人皇后,她就是孝仪纯皇后。

孝仪纯皇后(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清朝历史上唯一的位汉族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扩展资料:

孝仪纯皇后的晋升之路

孝仪纯皇后的祖父是内务府总管,父亲好歹也是内务府的中级官僚,按照雍正朝以来的宫廷习惯,一般不会让她侍奉位分较低之主位,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被高宗纳为后宫主位之后,孝仪纯皇后的“升迁”速度也并不算慢。先是以没有生育的情况从贵人经历大约五年升至妃位,之后开始接连生育了四子二女,也因此而得以晋封皇贵妃之位。

在高宗继皇后一篇中曾经提到,继皇后继任皇后的最初几年,和高宗的关系“突飞氏闹猛进”,生下二子一女,之后趋于冷淡,甚至有“自获过愆”之说。

而恰恰是在继皇后生育了最后一子之后,孝仪纯皇后开始了接连生育的“盛宠期”,并且在继皇后发生变故的同年,孝仪纯皇后得以晋封皇贵妃。这些痕迹让一些学者产生了联想,认为高宗继后失宠的事件,即是因为高宗想要晋封孝仪纯皇后为皇贵妃,而遭到继皇后的强烈反对,甚至情急失态等等。

有人认为清代皇贵妃有“副后”之说,故而皇后在位时册立皇贵妃,明显是要改立皇后。但是反过来,孝仪纯皇后诏晋皇贵妃是在乾隆三十年的五月,认为是因为继皇后失德,而升孝仪纯皇后之位以代其统率后宫,从当时孝仪纯皇后的位分来差虚看,也是合理的。无论具虚核燃体才用的是哪种解释,最终继皇后郁郁而终,而孝仪纯皇后成为了皇贵妃。

八年后的乾隆三十八年,高宗秘密立储,所立的储君即是孝仪纯皇后所生育的皇十五子永琰,但是在两年之后的乾隆四十年正月,孝仪纯皇后就因病崩逝了,没有看到自己孩子登基的一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仪纯皇后

清朝有汉人皇后吗 或者汉人皇太后

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乾隆帝岁告的第三任皇后,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有汉人血统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乾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贵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储;

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扩展资料

在乾隆三十年皇后那拉氏断发的四个月之后,乾隆帝晋封魏氏为皇贵妃,皇乎丛明贵妃魏氏已经成为后宫中名分最高的人。虽然魏佳氏生前没有成为皇后,但她的一生已经很圆满了,她出身不高却受到皇帝的宠爱,由贵人逐步晋封到皇贵妃,她的儿子永琰在她生前已郑团经被秘密立储,也许魏佳氏弥留之际,乾隆帝已将此秘密告知于她。

在魏佳氏去世前,乾隆帝已经将她的娘家抬旗入满洲镶黄旗,并编为世管佐领;在魏佳氏去世后,乾隆帝在她原有的仪仗中增加了十八件,达到七十六件,是乾隆帝后宫中仪仗最多的(孝贤皇后59件,慧贤皇贵妃53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孝仪纯皇后

乾隆是清朝的第四位君王,乾隆的王后叫什么?

乾隆有皇后三位(孝贤纯皇后肆指、纯帝继皇后那拉氏、孝仪纯皇后)。

1、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孝贤纯皇后,乾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的姐姐。清代唯一一位富察氏皇后。

2、纯帝继皇后——那拉氏

皇后辉发那拉氏,满慎盯洲正黄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赠一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清朝第一位摄六宫事皇贵妃。

3、孝仪纯皇后——魏氏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汉族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扩展资料

1、孝贤纯皇后,雍正五年(1727年)赐婚为宝亲王嫡福晋,时年十六岁(虚岁,下同)。雍正六年(1728年)生皇长女,雍正八年(1730年)生皇二子爱新觉罗·永琏。

雍正九年(1731年)生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雍正十三年(1735年)册封皇后,时年24岁,乾隆十一年(1746年)生皇七子爱新觉罗·永琮。

皇后性情节俭,平日冠饰皆草线绒花,不御珠翠。皇长女、爱新觉罗·永琏、爱新觉罗·永琮先后夭折,皇后悲痛万分。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十一日,她在东巡途中,于德州崩逝,终年三十七岁。谥号为: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葬裕陵。

2、纯帝继皇后 ,乾隆十三年抬入正黄旗,三十一年六月拨回镶蓝旗。佐领那尔布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雍正十二年(1734年)被指婚为宝亲王侧福晋。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封娴妃。

乾隆十年(1745年)晋娴贵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十一,孝贤纯皇后去世,七月初一,谕旨册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乾隆十四年(1749年)四月初五,行摄六宫事皇贵妃册封礼。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册为皇后。乾隆十七年(1752年)生皇十二子爱新觉罗·永璂,乾隆十八年(1753年)生皇五女,乾隆二十年(1755年)生皇十三子永璟。

乾隆三十年(1765年)闰二月十八南巡之时因剪发触犯国忌失宠失权。乾隆三十年五月初十,晋令贵妃为皇贵妃。五月十四,收缴四份册宝,后位名存实亡。次年七月十四日崩,终年49岁。葬于裕陵妃园寝纯惠皇贵妃墓穴内,无享祭。

3、孝仪纯皇后,裂孝配。乾隆十年(1745年)初封魏贵人,正月二十三日晋令嫔,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令妃。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晋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生皇十五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乾隆三十年(1765年)晋皇贵妃。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生皇十七子爱新觉罗·永璘。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二十九日崩,年四十九岁,谥令懿皇贵妃。袝葬裕陵地宫。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之母令懿皇贵妃魏佳氏为孝仪皇后。嘉庆皇帝即位,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乾隆嫔妃

清朝皇后有汉人吗

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即为汉人。

孝康章皇后在清朝历史上是一个存在感极低的皇后,她的父亲佟图赖是清汉军镶黄旗人。由于当时满族地位高,汉族地位低,佟佳氏在13岁那年入宫核庆告时,被封为庶妃。

当时顺治帝宠幸着董鄂妃,一点不喜欢佟佳氏,可是,为了繁衍后代,顺治也得雨露均沾,就在佟佳氏入宫那年,硬着头碰了佟佳氏,第二年,佟佳氏14岁,生下了一儿子,母凭子贵,佟佳氏从庶妃的身份被提拔到康妃。

扩展资料:

因为宫廷规定,皇子是不能由生母抚养的,佟佳氏在皇宫一个角落里改明备受煎熬,想见儿子也不行,身边人也没法沟通,最终因长差凳期身心折磨,佟佳氏撒手人寰,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活到了24岁。

康熙当上皇帝后,考虑到生母是汉族身份,他就为自己的外祖父家打破了祖上流传下来的传统,把佟家一家抬旗入镶黄旗满洲,改佟佳氏。佟氏家族的子孙后来为清朝统治者效命,一度影响了清朝的历史,被称为“佟半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孝康章皇后

趣历史网为你提供的关于孝仪纯皇后:乾隆唯一的汉人皇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乾隆的孝仪纯皇后本名、孝仪纯皇后:乾隆唯一的汉人皇后的信息别忘了在趣历史网进行查找喔。

标签: 孝仪纯皇后:乾隆唯一的汉人皇后

趣历史网 Copyright © Lishi.Yaogou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6496号 广告合作QQ:379184938